從嚴冬到暖春,新冠疫情牽動著無數(shù)人的心。時至今日,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每一個平凡的人都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為祖國助力,武漢傳媒學院心理中心的心理老師也不例外。乙亥年末,伴隨著突如其來的公共衛(wèi)生事件,焦慮、恐慌、緊張的情緒也隨之蔓延開來,為助力疫情防控,有效緩解師生的心理壓力,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學生工作處的統(tǒng)籌安排下,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在特殊時期挺身而上,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用“心”防“疫”,用“愛”構筑心靈上的“防護口罩”,以實際行動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廣大師生的心理健康。
一、提供心理援助服務,筑起防疫“心”防線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這個寒假變得與眾不同,空氣中彌漫著恐慌和焦慮。心理中心三位老師就在線上討論起了如何在線上開展心理援助工作,從心理咨詢的專業(yè)角度迅速制定了線上值班制度,確立了開展心理援助服務的工作設置、工作流程。心理援助服務展開后,三位專職教師李霞、謝利紅、劉麗老師通過官方QQ、郵件等方式,采取每日輪班制咨詢模式,于每日10:00-18:00為全校師生開展心理援助服務。隨著學校在線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學生新學期的學習和生活也拉開了序幕,為了滿足師生多樣化的心理需求,3月9日起至今,心理中心對全體師生開啟了網(wǎng)絡心理咨詢服務,咨詢的內容不局限于與疫情相關。

心理中心的三位老師不僅關注本校師生的心理問題,還心系著社會群眾。心理中心主任李霞老師帶領兩位專職心理教師主動請纓,第一批報名加入到湖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組織的心理熱線服務當中,面向社會大眾開展疫情相關心理服務工作,為廣大民眾提供心理支持。面對疫情,她們犧牲了個人的休息時間,按時值班,認真對待每一通熱線電話。她們通過在線培訓學習為自己穿上專業(yè)的“心理防護服”,積極參加每周的小組督導,進行研討案例,不斷總結和提升,使心理援助盡可能務實而有效。她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來陪伴需要幫助的人們平安度過這段艱難的歲月,直到最后的勝利。

阿爾貝·加繆在《鼠疫》中寫道:“這世上如果還有一樣東西,人總是渴望,有時也能獲得的話,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溫情。”疫情面前,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心理服務熱線中,每個生命都值得被聆聽,每個需求都值得被尊重,心理中心的老師們用實際行動來陪伴,用洋溢的熱情來服務,她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慰藉,一種支持,一種力量。
二、普及抗疫科學知識,一言一語總關情
新型冠狀病毒不僅侵襲身體,也影響著疫情之下人們的心理。面臨病毒和死亡的威脅、交通管制和初期醫(yī)療資源的不足、生活的不便、社群生活的喪失,很容易無所適從,各種心理問題頻出。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可能使師生產(chǎn)生的焦慮、恐慌等情緒反應,心理中心通過“武傳心苑”微信公眾號定期發(fā)布科學疫情防護知識、心理調適方法的科普文章,提供全國各地免費心理援助熱線以及大學生心理應激系列講座等相關資源,通過《郵遞|給武傳學子的心理調適處方》、《助你度過危機|這份獲得心理支持的“自助清單”請轉緒》、《@武傳學子|教育部思政司《大學生心理應激系列講座》觀看指南》等一篇篇推文引導廣大師生正確面對疫情,做好自我防范,理性看待和接納自己在面對疫情時的心理狀態(tài)。通過《滿滿親情戰(zhàn)疫情|我為家人做道菜》、《正念小練習:正念茶飲》《睡個好覺吧|疫情期間的你該如何應對失眠?》《停課不停學|疫情下的網(wǎng)課到底該如何應對?》等文章,引導廣大學生理性看待疫情,化疫情帶來的危機為積極的成長契機,以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面對疫情的挑戰(zhàn)。

三、開展心理問卷調查,做學生堅實的心理守護者
為了解新冠疫情對我校學生的影響,切實掌握學生心理動態(tài),以便有針對性地提供幫助,心理中心開展了新冠疫情期間學生心理狀況問卷調查。該調查通過問卷星編制,由輔導員通過班級群進行轉發(fā),學生匿名填寫。全校學生共10926人,目前完成有效問卷8244份,完成率達75.45%。
心理中心通過調研問卷收集第一手信息,從學生疫情期間的健康狀況、情緒狀態(tài)、睡眠情況、對疫情的關注情況、對心理健康服務和學生管理的需求等方面切實掌握學生心理動態(tài),為及時有效的幫助學生戰(zhàn)勝疫情提供了科學指導。

四、關愛易感學生群體,與學院共同戰(zhàn)“疫”
根據(jù)湖北省教育廳提出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心理中心發(fā)布了《關于開展新冠肺炎易感學生心理關愛活動的通知》,與各學院共同推進學生心理危機的排查、干預、追蹤的工作。心理中心組織二級學院通過網(wǎng)絡或電話等方式,主動聯(lián)絡易感學生,對近期家庭有重要他人被感染新冠肺炎的學生進行追蹤隨訪,及時更新《武漢傳媒學院新冠肺炎易感學生心理關愛記錄表》,持續(xù)不間斷地開展后續(xù)心理關愛跟蹤服務。疫情雖阻隔了我們與學生的物理距離,但不會阻隔我們與學生心靈的距離。在各學院的大力配合下,完成對全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調查工作,并對可能存在心理擾動的學生進行心理疏導。通過及時開展心理援助與幫扶,嚴守學生安全健康底線,堅定了學生戰(zhàn)勝疫情的信心。


五、心理健康課程不停,心理調適內容跟上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生活不便、身體健康受到威脅,更會讓人產(chǎn)生恐慌焦慮、孤獨失落等心理危機應激反應。《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全面提高學生心理素養(yǎng)。根據(jù)湖北省教育廳《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高校教學工作的通知》要求,為了切實做到“教師不停教,學生不停學”,心理中心教師與教務處多次溝通協(xié)商,學習培訓超星學習通相關操作,將組織2700多名大一新生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線上教學。負責課程建設的謝利紅老師在沒有帶電腦的情況下,使用手機操作,熬了好幾個通宵,經(jīng)過多方努力,終于在超星學習通上完成建課和數(shù)據(jù)導入等前期準備工作。為了做好傳媒學子心靈的守護者,心理中心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陽光講師團”共10名專兼職教師,利用網(wǎng)絡平臺集體研討,并從疫情期間大學生心理調適的角度入手,通過學生案例,分析大學生當下的心理狀態(tài)與身心調適的技術,提供疫情應對的心理策略。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篤行方顯珍貴。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心理中心三位老師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勇于擔當,站在了防控疫情工作的第一線,成為疫情防控“心理防線”堅定的守護者。因為牢記責任,所以才不眠不休;因為甘于奉獻,所以才舍小家為大家。她們憑著一腔熱血,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履行自己的使命,在每日的工作中一點一滴地辛勤付出,堅定守住疫情防控的“心理防線”,為抗擊疫情取得徹底性的勝利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