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傳新聞網(wǎng)訊(記者 葉信樂 見習記者 黃紫玉 楊雯雯 攝影記者 滕昊 袁悅珈)12月30日,湖北省委宣講團走進武漢傳媒學院。省委、市委宣講團成員,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朱巧玲以《彰顯制度優(yōu)勢 增強制度自信 筑牢長治久安的制度根基》為題對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進行了深刻解讀。全體黨委委員,行政部門主要負責人,各學院黨總支書記,各直屬支部書記,各教工支部書記、學生支部書記、輔導員代表及學生黨員代表聆聽了此次報告會。
此次宣講活動由武漢傳媒學院校長助理蔣縈擔任主持人。宣講開始前,蔣縈向在座的師生講述了召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的意義以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必要性,并對朱巧玲教授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校黨委理論中心組全體成員,各學院黨總支書記,各職能部門負責人,思政課部教師,各直屬黨支部書記及各學院黨支部書記,全體輔導員,各學院學生代表參加本次活動。
朱巧玲教授圍繞十九屆四中全會的會議背景、成果及意義,《決定》的總體解讀和重點解讀,制度完善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任務三個部分展開專題講座。朱巧玲教授認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深入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么,完善和發(fā)展什么”這個重大政治問題,它是黨和國家事業(yè)各領域各方面制度建設的戰(zhàn)略任務書;十九屆四中全會是一次具有開創(chuàng)性、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四中全會精神的貫徹落實,必將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產(chǎn)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宣講報告中,朱巧玲教授從四個不同的發(fā)展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后、新中國成立后、改革開放后、進入新時代,講述了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發(fā)展的過程以及在時代背景下產(chǎn)生的意義。朱巧玲教授還對新時代中國青年提出了三點要求:做完善和發(fā)展制度的推動者,做遵守和執(zhí)行制度的實踐者,做堅持和鞏固制度的捍衛(wèi)者。
最后,朱巧玲教授總結表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zhí)行。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部署200多項重大舉措,進一步明確任務書。"破"與”立“并舉,“制”與“治”融合。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主要任務,一是提高政治引領能力,二是提高法治保障能力,三是提高德治教化能力,四是提高自治強基能力,五是提高智治支撐能力。

宣講結束,武漢傳媒學院校長助理蔣縈對朱巧玲教授來我校進行宣講表示感謝。蔣縈表示,武漢傳媒學院將以這次的宣講為契機,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入思考并積極推進全會精神在武傳校園內(nèi)生根發(fā)芽。